為全面落實民生保障政策,切實解決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圍繞關愛留守老人兒童、殘疾人服務、困難群眾救助、低收入群體動態(tài)管理、特困供養(yǎng)及高齡老人保障等重點工作,制定本年度工作計劃如下:
一、總體目標
1.健全留守老人兒童關愛服務體系,提升特殊群體生活質量。
2.優(yōu)化殘疾人服務機制,落實精準幫扶措施。
3.規(guī)范困難群眾臨時救助流程,實現“救急難”全覆蓋。
4.嚴格低收入家庭認定審核,動態(tài)管理精準化。
5.推進特困供養(yǎng)“應保盡保”,提升高齡老人福利保障水平。
二、重點工作任務及措施
(一)關愛留守老人、兒童
1.建立動態(tài)臺賬。聯合村(社區(qū))干部,每季度開展一次留守老人、兒童摸排并對政策進行一個相應的宣傳,及時更新基本信息檔案。重點標注獨居、失能、患病老人及困境兒童情況。建立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制度,對孤兒基本生活費按照一定標準給予補助,加強監(jiān)督檢查,確保專款專用、按時發(fā)放,確保孤兒基本生活費用于孤兒。
2.落實關愛服務。每月組織志愿者上門探訪留守老人,提供健康檢查、心理疏導,重陽節(jié)、春節(jié)開展慰問活動。聯合社工站每學期開展2次心理健康講座,提供安全教育及興趣活動。
(二)開展殘疾人服務
1.完善殘疾人信息庫。 配合殘聯,按期完成殘疾人需求調查,分類建檔(康復、就業(yè)、輔具需求等)。及時對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象進行審核,確保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及時享受到補貼待遇。
2.精準服務措施。對殘疾人開展康復服務、就業(yè)幫扶、輔具適配及無障礙改造等一系列服務,每季度組織衛(wèi)生院醫(yī)生入戶開展康復指導,在相應時間節(jié)點內,完成輪椅、助聽器等輔具申請與發(fā)放,配合殘聯舉辦殘疾人技能培訓,并為重度殘疾人家庭完成居家環(huán)境改造申報,及時上報殘聯。
(三)臨時性生活困難救助工作
1.強化政策宣傳。通過村村通廣播、微信群等宣傳救助政策,發(fā)放《臨時救助指南》至每戶。同時,預留專項資金2萬元,在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時,針對個別家庭因病或突發(fā)事故而造成困難的情況,有重點地幫助和扶持,開展臨時困難救濟,確保突發(fā)疾病、意外事故等家庭救助及時到位。
2.優(yōu)化救助流程。設立臨時救助綠色通道,對因突發(fā)事件導致生活困難的家庭,在 24 小時內啟動救助程序。根據困難程度,在鄉(xiāng)鎮(zhèn)權限范圍內給予500-1350的臨時救助金,確保困難家庭基本生活得到及時保障。
(四)低收入認定及動態(tài)管理
1.規(guī)范申請審核程序。嚴格按照“戶申請—村評議—鎮(zhèn)審核”流程,在收到申請材料后及時完成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,通過入戶調查、鄰里走訪等方式并聯合派出所、人社等部門核查家庭收入及財產情況,確保救助對象精準識別。每月開展入戶復核,對超標家庭及時退出。
2.定期走訪排查建檔。組織民政工作人員、村(社區(qū))干部每月對轄區(qū)進行一次全面走訪排查,重點關注因病、因殘、因災等致貧家庭以及低保邊緣戶。建立低收入家庭數據庫,每月比對醫(yī)保、教育等部門數據,預警潛在困難戶。
(五)特困供養(yǎng)受理工作
對無勞動能力、無經濟收入來源、無法定贍養(yǎng)人的“三無”人員,主動發(fā)現并協助申請。每月集中審核材料,公示結果無異議后報縣民政局復核。
(六)高齡老人津貼申報工作
1.簡化申報流程。推行由村(社區(qū))代辦員協助80歲以上老人提交材料,每月25日前完成新增人員審核并公示,切實做好百歲老人、80歲高齡津貼人員新增、死亡人員的異動工作,及時發(fā)放津貼。
2.定期核查。每季度比對公安戶籍數據,對去世或戶籍遷出人員及時停發(fā)補貼。
中方縣桐木鎮(zhèn)人民政府
2025年4月14日
掃一掃,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