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流感?
流行性感冒(流感)是一種由病毒引致的疾病,傳染性極高。流感由不同類型的病毒引起,已知的流感有三種類型:甲型、乙型及丙型,其中以甲型流感較為常見(H1N1、H3N2)。 流感會不時變種(基因改變)而衍生新品種,導致流感廣泛傳播,因此須定期重新研制流感疫苗。流感是呼吸道的急性疾病,癥狀包括發(fā)燒、頭痛、肌肉疼痛、流鼻水、咳嗽及喉嚨痛,通常病情較輕微。
傳播方式
傳染源
病人是主要傳染源,自潛伏期末即可傳染,病初2~3日傳染性最強,體溫正常后很少帶毒,排毒時間可長達病后7天。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、口涎、痰液中,并隨咳嗽、噴嚏排出體外。由于部分免疫,感染后可不發(fā)病,成為隱性感染。帶毒時間雖短,但在人群中易引起傳播,迄今尚未證實有長期帶毒者。
傳播途徑
主要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和直接接觸傳播,病毒存在于病人或隱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,通過說話、咳嗽或噴嚏等方式散播至空氣中,并保持30分鐘,易感者吸入后即能感染。傳播速度取決于人群的擁擠程度。通過污染日常物品的間接接觸,也可起傳播作用。
易感人群
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,與年齡、性別、職業(yè)等都無關??贵w于感染后1周出現(xiàn),2~3周達高峰,1~2個月后開始下降,1年左右降至最低水平,抗體存在于血液和鼻分泌物中,但鼻分泌物的抗體僅為血液中的5%左右。流感病毒三個型別之間無交叉免疫,感染后免疫維持時間不長,據(jù)現(xiàn)場觀察,感染5個月后雖血中有抗體存在,但仍能再資助感染同一型病毒。呼吸道產(chǎn)生分泌型抗體,能阻止病毒的侵入,但當局部粘膜上皮細胞脫落后,即失去其保護作用,故局部抗體比血液中抗體更為重要。
治療方法
大部分人都能在2至7日內(nèi)自行痊愈。退燒藥及止咳藥水均有助舒緩癥狀。兒童忌用阿司匹林,以免產(chǎn)生雷爾氏綜合征。雷爾氏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并發(fā)癥,影響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及肝臟。除非患者已出現(xiàn)細菌性感染并發(fā)癥,否則無需服用抗生素。患者亦應注意個人衛(wèi)生,防止病毒散播。 如患者抵抗力較弱或出現(xiàn)病情惡化的情況,例如持續(xù)發(fā)燒或氣促,應盡早就診。抗病毒劑如金剛胺能有效對付甲型流感,但必須小心使用,因金剛胺可引起嚴重副作用,如胃口欠佳、嘔吐、失眠、頭暈及幻覺等。
預防方法
1. 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。
2. 保持雙手清潔,并用正確方法洗手。
3. 雙手被呼吸系統(tǒng)分泌物弄污后(如打噴嚏后)應立即洗手。
4.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住口鼻,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。
5. 增強抵抗力有助預防感染流感。均衡飲食、適量運動、充足休息,避免過度緊張和避免吸煙,都是增強抵抗力的方法。
6. 在流感高峰期,最好避免前往人多擁擠、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。
7. 流感疫苗是根據(jù)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的建議,按照每年社會上流行的流感類型而制備的。
流感疫苗
氣候不穩(wěn)定時就容易導致的感冒病患人數(shù)也開始增加了。注射感冒疫苗也變成了大多數(shù)人的健康觀念。但還是有人擔心,真的只有老人家才需要注射流行感冒疫苗嗎?年輕人就不需要注射嗎? 根據(jù)現(xiàn)有的感冒疫苗注射指南,65歲以上的老人家應該接種感冒疫苗,才能夠有效防止流行感冒的傷害。但是[美國家庭醫(yī)學會]的最新研究報告卻指出,45歲以上的民眾,更應該注射流行感冒疫苗,才能夠有效減少感冒的傷害。 此外,流行感冒疫苗的注射必須配合季節(jié),一定要趁先搶進,所以當政府發(fā)布注射流感疫苗的公告時,您就需要咨詢醫(yī)生,以確定何時該注射流行感冒疫苗,以達到最好的預防功效。
至于民眾所擔心的疫苗注射后遺癥問題,基本上與疫苗本身無關,而是與培養(yǎng)疫苗的雞蛋有關系。這就好像喝瓶裝水一樣,水質(zhì)本身沒有問題,但是盛裝水的瓶子有些時候會發(fā)出塑料味,讓喝水的感覺怪怪的。所以請不要因為恐懼流感疫苗后遺癥的緣故,而錯失注射疫苗的好處。 過敏體質(zhì)或特異體質(zhì)的你,最好能夠與醫(yī)生仔細討論,看看自己的身體是否適合注射疫苗,這樣子才能對身體做到最好的保護。再一次提醒您,如果家里有65歲以上的老人家或貧血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肝病、腎病、癌癥、自體免疫性疾病等病人,或是為國服務的警察、消防人員、軍人等,可千萬不要放棄注射流行感冒疫苗的權(quán)利!
掃一掃,在手機打開當前頁